2015-04-28 10:27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 刘新华
4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召开“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现场交流座谈会”。会议听取了灌区各县(市、区)确权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通报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督查情况,观摩了惠农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档案资料管理成果,研究分析了各地确权和档案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和培训指导。有关市、县农牧局领导,各县(市、区)档案局馆、农经站领导和业务人员,以及测绘技术单位负责同志共140人参加会议。自治区农牧厅、档案局领导出席并讲话。
据了解,宁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于2013年4月正式启动,22个县(市、区)土地确权工作先后展开。经过宣传动员、百村试点、全面推动等几个阶段,截至目前,有21个县基本完成入户调查工作;正在进行或已完成一轮公示的有1247个村、7470个村民小组61.29万户,面积908.81万亩;完成或正在进行二轮公示的有563个村、3852个村民小组32.53万户,面积369.01万亩。今年计划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800万亩,累计完成1800万亩,占确权任务的90%以上,率先在全国基本完成全省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自治区档案局积极主动介入,于2013年底会同区农牧厅开展调研工作,理清了土地确权档案工作思路。2014年初,自治区档案局、农牧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宁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档案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以及整理细则,要求各市、县(区)农牧和档案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土地承包确权档案工作。
会上,石嘴山市惠农区档案局介绍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整理工作经验。惠农区把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纳入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全过程管理,列入了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健全工作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和创新机制,保证了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突出抓“五项重点工作”,即突出抓文件归档工作,按照保管期限要求,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归档;突出抓档案质量形成工作,确保文件资料真实有效;突出抓规范整理工作,确保各行政村所形成的确权档案统一规范;突出抓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土地确权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突出抓档案安全保管工作,把安全责任、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在确权档案观摩现场,大家对惠农区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经验和档案管理成果给予好评,普遍认为他们的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细致、规范、全面,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
针对当前土地确权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自治区档案局馆长王耘同志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级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过程管理,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的完整、规范、安全。二要严格要求,真抓实干,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注重确权档案形成质量,严把档案材料形成关。各县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有专人管理,采取各种必要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各市、县(区)农牧局、农经站和档案局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设备,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信息化管理。三要明确责任,相互配合,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的监督指导。各级农牧局(农经站)强化档案意识,切实加强领导,保证档案管理必需的人员、经费和设施条件,为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各地要把档案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到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同要求、同部署、同检查,同验收。县(区)农牧局、农经站以及各勘查测量作业公司是本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的形成单位,按照档案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认真抓好本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等工作,在确权工作结束之后按照规定向同级档案馆进行档案移交;档案局负责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在工作中及时跟进,随时掌握情况,严格执行相关的业务标准规范,派出工作人员到现场,解决档案业务问题,充分发挥监督指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