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赵玉洁 羊书圣 来源:《中国档案报》 添加时间:2014-1-13

《讨伐旬报》封页
本报讯 近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大报纸和网站等媒体,正在陆续披露吉林省档案馆馆藏的日本侵华时期档案。据了解,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时期档案10万余卷(件),真实地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活动,这部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档案,一直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
吉林省档案馆所保存的日本侵华档案是伪满时期日军形成的档案,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最真实的记录,是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行的铁证。1945年日军战败之际,为销毁侵略罪证,对档案进行了焚烧。由于来不及全部焚毁,便将档案仓皇间埋于地下,后被有关部门在施工中挖出而留存下来。据了解,这部分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关东宪兵队档案、伪满洲国中央银行档案、唱片档案和伪满时期东北各重要建筑物图纸等。档案内容翔实具体,《宪兵调查军人犯罪情况表》中记录了军人森本直市、金箱竹次郎酒醉后到慰安所对慰安妇进行殴打施暴的事实;昭和十八年(1943年)七月二十二日,由关东军宪兵队司令部下发的《关东军处理特种工人规定》中,对劳工的运输、使用、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讨伐旬报》详细记载了东北抗联部队与日军战斗情况,每次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投入兵力、使用武器、粮秣物资、生活保障以及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斗和支援战斗的情况等。档案中某报表显示,在短短20天内,仅伪间岛一地,日军使用劳工1025名,涉及4个地区,3支日军部队,1个日满企业。另外,档案中还有在日军投降后的1945年8月19日,伪满洲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发委托书向日本国内电汇伪满洲国国币5000万元的凭条档案。 (本文照片由吉林省档案馆提供)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4年1月13日 总第2559期 第一版
|